出席本屆世界盃的傳統強隊並沒有出現特別出眾的球星(像阿根廷美斯般大名氣的球星也沒有表現出領軍人物的氣勢),多場比賽甚至打得頗難看,但還是笑到了最後。
這種現象從歷屆世界杯的結果看來,不可能是運氣使然。懂球的人也許可以看得出,傳統強隊往往贏在較高的整體素質,這種整體素質表現在每一位上場球員的綜合能力,球隊的配合意識,戰術素養等方面,對手再出色的球星面這種整體性的對手都會感到無從發揮。
這種足球底蘊不會來自個別球員的天分,而是來自制度與文化的影響。因此,擁有良好制度與深厚足球文化的傳統足球強國,就算某一兩屆世界盃表現不佳,很快又會冒出頭來。相反,某些不懂得把精力放在基礎文化制度培育的國家,往往將精力放在培養精英球員或聘請高知名度教練上,結果某時某刻冒出一兩位天分極高的球星,或高薪聘請高知名度教練的隊伍,在世界盃決戰階段,往往敗於傳統強隊,隨後球隊無以為繼,在世界盃的舞台上銷聲匿跡,至今還沒有例外。
足球可能是現今世上最講究平均素質的比賽,因此國家隊的表現與本國國內的足球文化和制度息息相關。足球也是偶然性極高的比賽,因此,平均素質高低決定了勝出率。而平均素質靠的是制度和文化的建設,培養,時間和耐心必不可少。由素質低落又心浮氣躁的管理人建設足球環境必然勞而無功,浪費光陰。十分不幸,中國足球就是由一代又一代的素質低劣又心浮氣躁的人把持,結果是國家隊由亞洲一流跌至二流,由進不了世界盃淪落到幾乎是爬著才能進入亞洲盃賽場。
與中國足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足球。三十年前,日本足球不要說不是中國隊的對手,他們連面對香港隊都不敢言勝。同樣立志振興本國足球,同樣用了三十年時間,日本足球隊贏得亞洲盃冠軍,每一屆都能晉級世界盃決賽週,連女子隊都驚人地贏取過世界盃冠軍!
當年風風火火的中國女子足球隊如今逢日必輸,男子隊與日本隊已不在同一檔次,如今連碰上日本隊的機會都沒有了(友誼賽性質的東亞四強賽也被取消了)。此情此景令人唏噓。不是沒有錢,不是身體條件不如人,不是國人不熱愛足球,而是缺少了素質。
中國可以在奧運屢屢奪金,足球卻始終上不去,關鍵就在於管理素質,綜合素質,平均素質。錢落在高素質的管理人手中,可以帶來文化,成績;落在低素質的管理人手中,就只有浪費,貪污。
跟足球同一道理,一個國家的持久強盛興旺,也是依賴良好的制度與國民的平均素質,而非一兩位擁有超級魅力的領袖。否則這個國家的興盛在歷史的尺度上很可能也只是曇花一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