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Liz Truss和她的財相Kwasi Kwarteng因為推出大膽的財政計畫,嚇壞了英國的保守人士和投資機構,上台四十多天便先後掛冠而去。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Truss和Kwarteng提出的計畫,目的是趁全球經濟不景,以英國悠久的制度和影響力優勢鼓勵本地及全球企業投資英國,吸引高生產力人士移居英國,壓制能源價格飆升的負面影響,維持甚至刺激大眾消費,從而為英國經濟帶來增長。
達至以上目的的作法,是減低富人和基本稅率,長期封頂能源價格,增加高生產力人士移民人數,以及一系列減少政府干預市場的政策。如此作法,社會上的高中低階層皆受益,並將增強英國對全球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
唯一為此政策承擔起初期財務責任的,是英國政府。該計畫以政府增加負債來支付初期成本。以英國政府相對其它發達國家更低的債務水平來看,增加負債也應該是合理和可承受的。
問題出在信心上。
首先,一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白人女性首相,加上一位年輕黑人財相,對整個保守的英國社會來說,已經是疑慮重重了。其次,計畫中的財務費用是要靠舉債應付;而未來的經濟增長卻沒有人能夠保證。
結果,這個本來相當不錯的增長計畫,被人們解讀為世界末日。英鎊和債券價格急跌,利息上揚,市場一片愁雲慘霧。社會上一些意見領袖奮力演出一齣齣「民怨載道」戲碼,以顯示自己多麼的聰明謹慎。
兩位意欲幹一番事業的年輕領袖終於頂不住壓力,黯然下台。
新的財相以及新的首相先後登場。他們做的,只是讓一切回復舊觀,接著準備加稅。連那個為能源價格封頂兩年的計畫,也要縮短到只實行半年。得益的,只是政府和債券持有人。英倫也只能繼續承受著脫歐後的死氣沈沈。
人們如果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會發覺那個增長計畫是一個擺脫困境,恢復增長,以及惠及大眾的方案。需要的只是信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