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是那些西方所謂的愛好自由民主的國家,由始至終只敢做出經濟制裁,外加口誅筆伐,絲毫不敢軍事介入。
最令人不齒的,是這些以美國和北約為主的西方「正義聯盟」,至今明確表明不會派出軍隊對抗侵略,還沾沾自喜地吹噓俄羅斯的入侵如何空前團結了北約和其它民主國家,經濟制裁如何空前嚴厲。完全無視烏克蘭正被凌遲,意圖用烏克蘭的痛苦與毀滅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烏克蘭面對的侵略者,是擁有核武,國土是自己28倍,人口是自己3.8倍,GDP是自己8.5倍的俄羅斯。儘管擁有美歐地面武器支援,頑強抵抗至今超過一週,仍然牢牢固守著首都基輔和重要城鎮,但面對傾全國之力,掌握絕對空中優勢,不惜代價瘋狂進攻的俄羅斯軍隊,孤軍奮戰的烏克蘭軍隊,始終難以持久抵抗下去。
美國與歐盟的國土面積與俄羅斯相仿,人口是俄羅斯的6倍,GDP是俄羅斯的21倍。美國的武力更是世界第一。如果面對俄羅斯毫無理由地入侵歐洲一個自由民主國家,這些自由富強的國家聯盟所敢做的,就只是經濟制裁,那麼,這個聯盟所表現出來的就只有懦弱、不道德及羞恥。
或許這些聯盟國家自以為聰明,認為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充滿智慧的戰略。可是,當全世界看到的,是一個自由民主的歐洲國家,在毫無挑釁的情況下,被一個惡霸國家入侵毀滅,而那些自詡為愛好自由民主的西方強國竟然由始至終地袖手旁觀,毫無羞愧。這種策略會是一個高明的策略嗎?
用對付伊朗和北韓的經濟制裁手段,無論推出多少「加強版」,真的會令俄羅斯屈服嗎?歷史經驗似乎並非如此。相信美國人也非常清楚,這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沒有人知道結果如何。
反而,烏克蘭人的犧牲︑苦難甚至毀滅就在當下,卻是有目共睹,實實在在的。
此外,美國與盟國既然敢於祭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措施,認為長遠必將拖垮俄羅斯的經濟,那麼,為什麼不可以同時出兵保護烏克蘭,阻止一個無辜的民族被凌遲?
美歐聯盟以烏克蘭並非北約組織成員國為由不出兵,更是虛偽至極的藉口。為什麼要以北約國土為界線,而不是維護歐洲的和平︑民主自由與正義為目標?不要忘了,當年北約是如何介入科索沃戰爭的。這種藉口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恐懼。
俄羅斯一旦佔有烏克蘭這個歐洲國土第二大的國家,直接面對北約邊境,北約只會更加危險。今後,北約處境只會更壞,核武威脅是不會消失的。
經濟制裁如果真的那麼威力強大,狗急跳牆的俄羅斯狂人就不會發動核武戰爭了嗎?到時候就算烏克蘭仍然屹立不倒,俄羅斯大可以挑釁波羅的海三小國而挑起戰端。
到時,因恐懼及懦弱而姑息退縮的北約將再次應驗二戰時邱吉爾的名言:「在戰爭和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還得面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