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星期四

對付霸凌,自由世界的最佳策略是「以牙還牙」

2013年底,烏克蘭人為了捍衛加入自由世界(歐盟)的權利,發動「廣場革命」,成功推翻親俄政權。


2014年初,俄羅斯實質吞併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並同時支持及煽動烏克蘭東部獨立。


2022年初,俄羅斯再次陳兵十九萬三面包圍烏克蘭,威脅入侵,並宣佈承認烏東的頓巴斯兩州獨立,實質上將其納入俄羅斯聯邦。


西方媒體解釋烏克蘭危機,多採用俄羅斯的觀點,即北約東擴,對俄羅斯造成威脅。而事實上,情況正好相反。東歐接近俄羅斯的小國,面對歷史上不斷威脅及吞併其國家領土的俄羅斯心生恐懼,希望加入以美國及西歐民主自由國家為首的歐盟和北約組織,藉以保護自己國家的獨立和自由。這不是北約東擴,而是東歐西逃。


北約只是民主國家的共同防禦組織,對俄羅斯從不造成威脅。反而,俄羅斯歷來的土地野心和政治軍事威脅才是問題所在。


俄羅斯吞併他國領土的手段一向高明。對烏克蘭的蠶食採用的是擴大威脅範圍,增加對手潛在損失,分散對手注意力,然後吞併其中一小塊目標土地,讓對手容易接受損失,西方國家難以下決心開戰。


2014年以煽動支持烏東叛亂獨立為掩護,吞併克里米亞。如今陳兵包圍烏克蘭,掩護吞併烏東。都是這種切香腸式的手法。


當然,俄羅斯並不會放棄藉機吞併整個烏克蘭。但是,此次行動第一階段的目標,是佔領烏東。這麼做會實質上令北約不敢接納烏克蘭加入,除非烏克蘭正式宣佈放棄克里米亞和烏東兩州,從而減少了北約被拖進收復克里米亞和烏東的軍事行動,而為此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俄羅斯之所以敢於這麼做,主因是美國及北約的軟弱。美國及北約各國為了經濟利益,不想與俄羅斯鬧翻,寧願犧牲小國利益,實際上就是二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自欺欺人的綏靖政策翻版。俄羅斯非常清楚,只要不發動全面入侵,西方國家就不會軍事介入。可憐的「小國」烏克蘭,就這麼樣被擲入兩難境地。


美國與北約應該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對付霸凌國家。除了毫不猶豫地立即實施經濟與金融制裁,令俄羅斯無法與西方富國貿易,也無法從油價飆漲中以美元交易獲利外,更應該以同樣理由,在烏克蘭政府請求下,派兵進駐烏克蘭「維和」,使烏克蘭成為沒有加入北約而實質受北約保護的盟國。


問題在於,美國及北約到底有沒有捍衛民主自由世界的決心和意志。

2022年2月21日星期一

毀滅人類的七件事

 毀滅人類的有七件事 Seven things that will destroy us:

  1. 沒有原則的政治 Politics without principle;
  2. 沒有道德的商業 Commerce without morality;
  3. 沒有是非的知識 Knowledge without character
  4. 沒有良知的快樂 Pleasure without conscience;
  5. 沒有勞動的富裕 Wealth without work
  6. 沒有犧牲的崇拜 Worship without sacrifice;
  7. 沒有人性的科學 Science without humanity.  

——— 甘地

2022年2月14日星期一

節制與自由

除非在某個地方對意志與慾望存在一種控制力,否則社會便無法存在,並且內在的控制力愈小,外在的控制力就必然愈大。這已成為事物永恆不變的構造法則:內心不知節制的人將無法獲得自由。 

—— 柏克